本網訊 2015年10月1日,中國人民電器集團董事長鄭元豹作為EPC總包方代表參加了越南安慶熱電廠一期工程竣工慶典儀式以及越南國家主席授予的該工程三級勞動勛章頒發儀式。中國駐越南大使館經濟參贊許啟崧先生等參加了慶典儀式。
據有關材料顯示,安慶火電項目裝機容量2X57.5MW,采用CFB循環流化床技術,由中國人民電器集團作為EPC總包的火電項目。
越南太原省安慶熱電股份公司董事長阮文勝先生介紹說,“安慶熱電股份公司,經越南政府總理批準,擔任安慶一期熱電廠投資業主。該熱電廠發電機組功率為120MW,總投資43000億越南盾。該項目建于太原省大徐縣安慶鄉。經過4年的建設、安裝,該廠于2014年11月已經試運行,2015年4月正式商業發電,并與國家電網并網。每年將生產并供電8億多千瓦/小時,為450個技術勞動者創造長期穩定的就業崗位,上繳國庫數億越南盾,為越南工業化事業以及能量安全保障做出貢獻。”
中國人民電器集團董事長鄭元豹先生在交流時說,“作為總包商,我們企業在越南賺了錢,越南工程業主還總是對我們講一些感恩的話,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總包的這個工程完成得質量好,且按合同規定時間完工,沒耽擱一天時間。這個熱電廠一天的發電量價值就是20萬美元。可以說這是中資企業在越南進行工程承包中比較成功的案例。”
談到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體會,鄭元豹先生說,“中國改革開放30年中,企業發展處于暴利發展階段,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小企業大市場,企業發展很快。但目前,中國企業在國內面臨原材料成本高、人力資本高、產業資本高、管理成本高等壓力,而且市場往下走,大企業小市場,企業競爭激烈。這就迫使中國企業必須走出去。”
鄭元豹先生說,“未來30年中國企業將進入微利階段。在企業從暴利階段向微利階段轉型時,也就是在5年前,我們企業就做了轉型:第一,要做大做強,第二,要做精做專,第三,要重新洗牌。我們與其它企業進行強強結合;進行品牌轉型,企業走出去打中國品牌;進行人才轉型,專業的企業做專業的事,專業的人才做專業的事;進行技術轉型,將中國技術從2.0轉向歐洲技術4.0;企業重新洗牌,要精細化管理,自動化與智能化結合。以上整個系統結合起來,企業才能進一步發展。”
鄭元豹先生說,“我們企業走出去的第一站就是越南,在越南建了一個火電廠,一個水電廠。”
鄭元豹先生說,“發電廠所用的機器都是我們企業生產的產品,越方業主對我們的產品設計、產品質量,以及企業管理,都非常滿意。我們主動向業主承諾2年的售后服務。作為交鑰匙工程,其它企業一般在工程運營半個月后交付工程,我們運行一個月后將工程交付業主。從今年7月份,我們的這個工程就開始發電了,我們的產品運行非常平穩,質量達到國際標準,發電功效達到90%以上。越南業主對此非常高興。”
鄭元豹先生說,“我們在施工建設中注重保護環境,降低能效,我們發電廠雖然有煙囪,但屬于無煙無粉塵的,有內置除塵裝置。除塵裝置處理過粉塵可以用來做磚和水泥的原料。”
“安慶一期熱電廠交付以后,我們還準備做二期。因為業主認可我們的機器和管理。第一次做好了,我們已經取得了業主的信任。信任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記者了解到,小型發電廠在中國已經禁止發展,已有的小型發電廠也都被炸掉,以便集中發展大容量發電廠。那么為什么這個小功率發電設備和發電廠在越南仍受到歡迎呢?
鄭元豹先生解釋說,“目前越南還沒有超高壓輸電網,大容量發電廠發出的電并網后也賣不掉,且能源供應有限。這是小型電廠受歡迎的主要原因。從我們民營企業的角度講,大型發電廠的投資大,我們民營企業也不適合做。而且我們的設備技術都是新技術,目前在中國國內使用的設備還不如我們在這里使用的設備先進。我們采用先進技術來提高煤炭的熱能轉化。而且這個廠附近就有大型煤礦,開采的煤直接用傳送帶就可以達到發電廠,從而節約了運輸成本。”